探索TD-NSAA治疗方法2022

一、项目背景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衰竭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低、网织红细胞绝对减少及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且骨髓增生低下、非造血细胞增多,根据中性粒细胞数量小于0.5×109 /L、血小板小于20×109 /L及病情发病急缓,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NSAA又依据是否需输注血液制品分为输血依赖型NSAA(TD-NSAA)和非输血依赖型NSAA。

临床上对TD-NSAA可采用环孢素(CsA)联合促血(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如治疗6个月无效则按SAA治疗,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有限。截至目前,未有CsA联合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一线治疗TD-NSAA的报道。阿伐曲泊帕是一种新一代的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可模拟TPO在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学效应,所以针对阿伐曲泊帕联合CsA的治疗方案需要更多的循证证据来支持。

鉴于此,山东省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联合江苏省人民医院成立探索TD-NSAA治疗方法2022项目开展阿伐曲泊帕联合环孢素相比环孢素单药用于输血依赖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获取更多的循证证据,为TD-SAA患者探索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最终使TD-NSAA患者获益。


二、项目概况

  1. 项目服务群体:再生障碍性贫(AA)血患者

  2. 项目实施周期:2022年4月20日至2023年4月20日

  3. 项目实施区域:江苏省人民医院

  4. 项目解决的问题:TD-NSAA的治疗方法有限,缺少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法。

  5. 项目干预措施:为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医学团队提供临床医学研究经费,开展阿伐曲泊帕联合环孢素相比环孢素单药用于输血依赖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三、项目内容

本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纳入20例符合研究方案病例选择标准的TD-NSAA患者,使用阿伐曲泊帕联合环孢菌素(CsA)治疗;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筛选病例库中近五年使用环孢素(CsA)单药治疗的TD-NSAA患者作为外部对照(历史对照)。

项目计划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何广胜主任处开展,共收集20例诊断为TD-NSAA的患者,由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方案介绍和知情同意,患者符合入排标准并自愿参加后会分为3个月的核心研究和9个月的扩展研究。核心研究期间,阿伐曲泊帕,起始剂量40 mg/天,一天一次。若PLT<50×109/L,则增加药物剂量;若PLT≥150×109/L则降低药物剂量。剂量调整范围为20 mg/周~60 mg/天。核心研究结束后血液未应答患者和应答患者均可进入拓展研究,如果第6个月末仍未血液应答患者则停药,扩展研究期剂量调整原则同核心研究,用药至研究结束。研究期间每两周或每月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

环孢素(CsA)4~6 mg/(kg·d)起,维持CsA谷浓度在150 ~ 250 μg/L,根据浓度及不良反应调整CsA用量。CsA足量维持应用,直至患者获得最大血液学反应,血常规参数稳定至少 3个月后开始缓慢减量,约每3个月减量1次,每次减量CsA 25~50 mg/d。每次减量须根据前次减量后病情稳定与否决定减量间期和剂量。研究期间患者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节点回院随访,并进行研究方案要求的实验室检查。

所有的患者完成1年的随访以后研究结束。


四、项目目标和预期成果

  1. 项目目标:研究阿伐曲泊帕治疗输血依赖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TD-NSAA治疗方法。

  2. 预期成果: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在接受阿伐曲泊帕治疗后,造血功能得到改善,血小板计数得到提升,血小板输注减少经济负担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通过对临床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阿伐曲泊帕治疗输血依赖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文章的形式发表,并将此学术成果推广出去,为更多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