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速递 | 公开募捐二三事(上)


2016年9月1日,随着《慈善法》开始施行,公募权放开,一改此前只有红十字会和公募基金会才能依法进行公开募捐的境况,所有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均可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慈善募捐是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公募权的放开使得我国的慈善事业领域愈发生机勃勃。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慈善法》中涉及公开募捐的相关规定吧!



一、什么是公开募捐?

法条

第二十一条 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

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

释义

本条第一款对慈善募捐的概念做了法律上的界定,由条文可以看出,慈善募捐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慈善募捐是慈善组织的专属活动,也是慈善组织享有的一项特有权利。2.慈善募捐应服务于慈善宗旨的实现,而不是服务于慈善组织自身的利益。3.慈善募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募集财产的活动

根据本条第二款,按照募捐对象范围的不同,慈善募捐可分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其中,公开募捐即指面向社会公众募集慈善财产的一种募捐活动。公开募捐的核心特征在于募捐对象的不确定性,即慈善组织在开展公开募捐时,所针对的对象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而不是特定的某些人或某一类的人。

图源:摄图网



二、怎样取得公开募捐资格?

法条

第二十二条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直接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释义

本条第一款对慈善组织申请公开募捐资格的条件和程序作了规定。慈善组织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依法登记满两年。2.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健全。3.慈善组织运作规范。民政部发布的《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对“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及运作规范”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具体如下:

1)根据法律法规和本组织章程建立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理事会能够有效决策,负责人任职符合有关规定,理事会成员和负责人勤勉尽职,诚实守信;

2)理事会成员来自同一组织以及相互间存在关联关系组织的不超过1/3,相互间具有近亲属关系的没有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3)理事会成员中非内地居民不超过1/3,法定代表人由内地居民担任;

4)秘书长为专职,理事长(会长)、秘书长不得由同一人兼任,有与本慈善组织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5)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慈善组织有3名以上监事组成的监事会;

6)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履行纳税义务;

7)按照规定参加社会组织评估,评估结果为3A及以上;

8)申请时未纳入异常名录;

9)申请公开募捐资格前2年,未因违反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没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行为的。

本条第一款同时对慈善组织申请公开募捐资格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需要说明的是,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是慈善组织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慈善组织可自行选择是否行使此项权力。申请公开募捐资格应当由慈善组织主动向民政部门提出,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民政部门应当根据规定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


图源:百度



三、开展公开募捐的方式有哪些?

法条

第二十三条 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

(二)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

(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

(四)其他公开募捐方式。

慈善组织采取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方式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确有必要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外进行的,应当报其开展募捐活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捐赠人的捐赠行为不受地域限制。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释义

本条第二款对慈善组织开展实地式公开募捐进行了地域限制,规定相应形式的募捐活动只能在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范围内进行。但在实践中,慈善组织的募捐活动往往会超出组织的注册辖区,尤其是当具有公募资格和不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进行合作时,很难保证两个组织在同一个注册辖区。此外,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慈善资源也不平衡。为了优化慈善资源的配置,本款放宽了地域限制,要求在注册辖区外进行募捐活动的慈善组织提前向活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本条第三款对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作出了相应规定。为了促进网络募捐平台的规范化,便利社会公众查询募捐信息及社会监督,本款要求慈善组织在民政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同时,因大多慈善组织都有自己的网站,允许慈善组织通过自身门户网站发布募捐信息,有利于扩大慈善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也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好地开展监督。


图源:摄图网


在本篇中,我们了解了公开募捐的定义、慈善组织如何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以及公开募捐的方式。受限于篇幅,我们将在下一篇中,再与大家一起学习,了解公开募捐方案备案、公开募捐信息公开、公开募捐的禁止性规定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