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尼妥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项目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发病例数达226万,首次超过肺癌(220万)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我国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42万,为第四大发病原因,死亡病例占比3.9%,在全癌症死亡原因中居第7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是指ERBB2/neu原癌基因扩增或HER2跨膜受体蛋白过表达,其在乳腺癌的5种分子分型中占15%~20%,相较于其他类型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早期容易复发转移且预后较差。在中国的乳腺癌患者中,每10人中就有2-3名为HER2阳性。

1998年,自首个抗HER2靶向药物的问世以来,正式开启HER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新时代,显著改善了这类患者的预后。目前,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且曲妥珠单抗敏感的患者来说,THP方案是标准治疗策略,在《中国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中特别指出,“H”为抗HER2单抗,包括我国已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物、伊尼妥单抗。

伊尼妥单抗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抗HER2药物,其Fab段与曲妥珠单抗相同,氨基酸序列在Fc段重链恒定区的第359位和361位与曲妥珠单抗不同:曲妥珠单抗为E359(谷氨酸)和M361(甲硫氨酸),伊尼妥单抗为D359(天冬氨酸)和L361(亮氨酸)。新药开发阶段的体外研究显示伊尼妥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具有同样的HER2抗原的结合活性和亲和力,在对体外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蛋白空间折叠和热稳定性等几个关键质量属性上两者保持一致,Fc段改造的伊尼妥单抗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曲妥珠单抗的1.11倍。基于SOPHIA试验结果,我们可知更强的ADCC效应可转化为生存获益。糖基化修饰方面,伊尼妥单抗唾液酸化水平提高60%,半衰期延长50%,理论而言,临床疗效更理想;伊尼妥单抗高甘露糖化水平制剂降低40%,则免疫原性风险随之降低,理论上而言,长期使用安全性或更佳。伊尼妥单抗聚体杂质为二聚体,曲妥珠单抗聚体杂质为三聚体,前者免疫原性风险更低,同样,理论上更适于长期使用。但因为伊尼妥单抗III期HOPES研究开展较早,研究组为伊尼妥单抗联合长春瑞滨,且对照组仅为长春瑞滨。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伊尼妥单抗在真实世界中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使用进行观察性研究,为伊尼妥单抗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提供真实世界的数据,弥补伊尼妥单抗注册研究的局限性,为其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推动中国抗HER2治疗的创新发展。

鉴于此,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发起“伊尼妥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项目,旨在通过观察伊尼妥单抗在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补充数据,探索影响PFS的预后因素,期望尝试性回答何种治疗模式用于何种人群是最佳的治疗模式,并探索伊尼妥单抗与其他药物联合的可行性方案,对临床用药作出指导,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使患者最终受益。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伊尼妥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二)目标对象: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

(三)项目目标: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非干预性观察性真实世界研究,拟纳入20例HER2阳性乳腺癌晚期患者。

(四)项目周期:2024年6月1日 至2026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