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澄清TCP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现实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识、对长期随访的态度,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诊疗的依据,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联合全国血液学专家发起“血小板减少领域临床观察与患者关爱研究”项目。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在临床中,血小板减少症(TC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或疾病表现,不仅常见于血液科,还涉及重症、内、外、妇、儿等多个临床学科。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疾病包括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CTIT)等。TCP临床表现变化较大,一般症状是皮下及黏膜出血,如皮肤瘀斑、口鼻腔及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危及生命。
TCP发病机制复杂且具有异质性,治疗靶点众多,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认识到TCP的异质性,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综合评估,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策略。另外,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治疗和随访,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要求较高。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考虑用药便捷性(给药方式、用药频率、是否支持在家用药)、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知识水平等因素,让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澄清TCP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现实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识、对长期随访的态度,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诊疗的依据,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联合全国血液学专家发起“血小板减少领域临床观察与患者关爱研究”项目。旨在通过真实数据的统计、分析,产出客观、科学的报告,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TCP临床表现及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临床规范水平的提高,改善治疗效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更合理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血小板减少领域临床观察与患者关爱研究
(二)目标对象:TCP患者
(三)项目目标:计划收集2500份TCP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四)项目周期: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
(五)项目内容:
为了增进临床医生对TCP临床表现及TCP患者诊疗情况的了解,推动TCP治疗的进一步规范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基金会计划于1-12月开展TCP临床观察与患者关爱研究。研究包含设计病例记录表(CRF)、搭建临床试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EDC)、临床医生通过系统上传基础数据、专业CRA团队进行数据审核、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等环节。
三、项目进展
本项目针对TCP患者,旨在通过系统收集与分析2500份临床数据,增进临床医生对TCP临床表现及诊疗情况的理解,推动TCP治疗的规范化进程,最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项目周期自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历时一年。期间,我们精心设计了病例记录表(CRF),并搭建了临床试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为数据的准确收集与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临床医生通过EDC系统便捷地上传患者基础数据,专业CRA团队则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已顺利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并进入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阶段。未来,我们将基于这些数据,为TCP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科学的指导,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