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出凝血疾病作为血液系统的关键构成,核心问题聚焦于止血和凝血机制的失常,由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性因素引发。这些因素致使凝血因子匮乏或凝血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出血或出血不止的症状。常见类型包括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等。
从流行病学视角来看,血友病作为典型的遗传性出凝血疾病,具有鲜明特征。依据《血友病A诊疗指南(2022年版)》,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凝血因子VIII缺乏)发病率约为1/5000,在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比达80%-85%;血友病B(凝血因子IX缺乏)发病率约为每30000名活产男婴中有1例,男性人群患病率约为1/25000。血友病呈现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特性,女性传递、男性发病,因此女性患者极为罕见。在近亲结婚率高的地区,如埃及,血友病发病率相对更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在1986-1988年组织的全国调查显示,我国血友病患病率为2.73/10万。《中国血友病诊治报告2023》表明,我国血友病患病率范围在2.73/10万-3.09/10万,患者约10万至15万名,但实际登记患者仅约1.87万例,并且诊断与治疗延迟现象突出,凝血因子使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凝血功能异常类疾病较为常见,如血管性假血友病,其发病率为(1-10)/1000人。出血性疾病整体发病率因类型、地区、年龄而异,像血友病属于罕见病,而过敏性紫癜相对常见。部分严重出血性疾病,如颅内出血,若未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并且,出血性疾病的地域分布受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血友病在温带地区更为常见,热带地区相对少见。此类疾病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临床表现丰富多样,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长期以来都是医学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近年来,医学科技与诊疗技术的进步,显著提升了出凝血疾病的诊疗水平,新检测方法、治疗药物及手术技术不断涌现,为规范诊疗奠定基础。然而,如何科学合理运用这些新技术,保障患者获取最佳治疗效果,仍是当下临床实践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鉴于此,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联合全国相关疾病领域医学专家共同发起“2025东北出凝血疾病论坛”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强出凝血相关疾病领域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我国出凝血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使前沿学术成果与规范化临床诊疗经验更快更好地惠及广大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2025东北出凝血疾病论坛
(二)项目时间:2025年11月29日
(三)项目受益对象及人数:出凝血疾病领域医务工作者,受益人数200余人。
(四)项目内容:
为了推进我国出凝血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使前沿学术成果与规范化临床诊疗经验更快更好地惠及广大患者。基金会计划于2025年11月29日在大连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全国出凝血诊疗领域医务工作者就疾病最新诊疗进展、最新临床研究数据、前沿药物等内容做专题学术报告,并以集体讨论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
电话:0531-8607 9780 13901055049
邮箱:gaohang@txjy.org.cn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156号国际财富中心18层
微信: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