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巡讲——湖北站项目总结报告
来源: | 作者: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9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时间:2025年7月25日

(二)项目内容: 

为推动血液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发展,提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精准诊疗技术的应用能力,缩小区域差距,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基金会计划于2025年7月25日在湖北恩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血液学专家学者对白血病等领域相关研究进展做专题报告,并围绕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进而不断推进血液肿瘤领域治疗水平的提升。


二、项目执行

(一)项目开展情况

1.受益对象及人数:血液及肿瘤疾病领域医务工作者,受益人数约80人。

2.项目开展区域:恩施

3.参会人员名单

梅恒、向航、常英军、姜尔烈、马军、李登举、赵哲、梅振华、黄知平、苏梅芳、常伟、Meletios A. Dimopoulos、许书倩、覃骏、郑静、雷阿明、袁国林、唐元艳、刘传才、桂熙亚、吴秋玲、邓金牛、杨壮志、黄欣、洪振亚、余涛、陈世明、向国强、王金勇、鲍颖、葛仁英

三、项目总结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巡讲湖北站活动于7月25日在恩施州九洲国际大酒店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健康中国2030"和《罕见病诊疗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号召,深入贯彻分级诊疗制度,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落实国家医疗惠民政策的重要实践。

会议在主办方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的精心组织下,汇聚了国内外32位顶尖血液病学专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切实减轻了医患双方负担,让最新诊疗技术能够真正惠及基层患者。

会议于下午13:35正式开始,首先由梅恒、姜尔烈、马军三位专家进行领导致辞,向航教授担任主持。随后进入学术报告环节,梅恒教授详细介绍了免疫治疗时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协和治疗方案,引发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梅振华教授主持了该环节的深入交流。常英军教授就微小残留病检测在AML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作了专题报告,黄知平教授和苏梅芳教授共同主持,黄知平教授还主持了后续的讨论环节。来自国际的Meletios A. Dimopoulos教授分享了2025年EHA年会上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双特异性抗体与CAR-T细胞治疗的最新进展,许书倩和覃骏教授担任主持,郑静和雷阿明教授引导了讨论。

下午的会议继续深入,袁国林教授对2025年CSCO《HSCT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指南》进行了解读,重点探讨了GVHD从预防到治疗的全程优化策略,唐元艳和刘传才教授主持该环节,桂熙亚教授组织了讨论。吴秋玲教授随后报告了AML在EHA上的最新进展,邓金牛和杨壮志教授主持,黄欣教授引导讨论。洪振亚教授针对MPN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治疗进展作了专题演讲,余涛和陈世明教授主持,向国强教授主持讨论环节。会议最后,王金勇和鲍颖教授介绍了CAR-NK疗法延长体内存续性的前沿研究成果,葛仁英教授主持讨论。

会议在18:05圆满结束,梅恒和向航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本次活动通过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和深入讨论,为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血液科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有效促进了白血病诊疗技术的推广和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与会专家和学员一致认为,此次巡讲内容丰富、前沿性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会议还加强了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为后续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主办方将根据会议成果整理形成相关诊疗建议,持续推动区域血液病诊疗水平的发展。

本次巡讲通过学术交流,不仅提升了区域诊疗水平,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会议成果将直接助力国家医改政策的实施,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

202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