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由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主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2024血液疾病诊疗规范行-济宁站”活动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国内知名血液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活动致辞、颁发爱心证书、专家讲座、交流讨论及义诊等多种形式,共同推动了血液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进程。
活动致辞
活动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张颢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赵晓伟副院长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毕可红教授分别进行了会议致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赵晓伟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了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性,并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及与会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毕可红教授则回顾了近年来血液疾病诊疗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寄予了厚望,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我国血液疾病诊疗事业的发展。


随后,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的高航秘书长发表了基金会致辞,他介绍了基金会在推动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并对参与活动的各方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颁发爱心证书
在会议致辞之后,活动现场举行了颁发爱心医生证书的环节。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赵晓伟副院长为在血液疾病诊疗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颁发了爱心医生证书,以表彰他们在提升血液疾病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健康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卓越贡献。这一环节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全体医务工作者的鞭策和激励。

专家讲座
在专家讲座环节,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薛胜利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张颢教授主持了第一环节。


首先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强教授带来了题为“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CTIT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的讲座。宋教授从精准医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CTIT(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他的讲解内容前沿、实用,赢得了与会者阵阵掌声。

随后,山东省立医院单宁宁教授分享了“罗普司亭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单教授详细介绍了罗普司亭这一新型药物在血液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她的讲解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让与会者对罗普司亭的临床应用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枣庄市立医院王成美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王海燕教授等多位专家围绕讲座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在随后的专家讲座环节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强教授担任主持人,引导讨论有序进行。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晶晶教授以“罗普司亭在白血病中的应用病例分享”为题,深入剖析了罗普司亭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张教授通过多个实际病例,详细阐述了罗普司亭如何有效提升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进而改善其出血症状,为白血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燕教授带来了“罗普司亭治疗Allo-HSCT术后血小板减少病例分享”。郭教授详细介绍了罗普司亭类药物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病例展示了该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讲座期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张奎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许洪志教授参与了该环节的话题讨论。他们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分享了对于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的独特见解和宝贵经验。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通过思想的碰撞和交流的深入,与会者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义诊环节
与此同时,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号楼1楼门诊大厅,义诊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多位血液疾病领域的专家亲自坐诊,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咨询和诊疗服务。他们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描述,仔细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了个性化的治疗建议。义诊活动得到了广大患者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也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活动总结
最后,毕可红教授和张颢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平台,也为推动我国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们也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为血液疾病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共同推动我国血液疾病诊疗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此次活动的筹备过程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活动的筹备与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他们不仅在现场为参会人员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还在义诊环节向广大市民普及血液疾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意识。

“2024血液疾病诊疗规范行-济宁站”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血液疾病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党建引领下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血液疾病的诊疗水平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