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 | “‘移路无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感染管理规范化诊疗研讨会(北京站),圆满落幕
来源:
|
作者: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
|
发布时间: 2024-11-04
|
51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加强CMV感染领域医务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推进我国CMV感染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本次会议汇聚来自全国的三十多名儿童血液移植领域专家,围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诊疗现状、儿童术后感染诊疗现状及用药方案选择、儿童CMV感染管理病例等展开分享,共话儿童移植防治相关问题。
会议主席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刘嵘 教授致辞
移植后早期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风险性增加,给患者和我们的临床工作都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CMV诊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来特莫韦的上市,为CMV感染预防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促进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更要保护儿童的生育能力,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会议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秦茂权 教授致辞
目前,CMV特异性药物预防、抢先治疗和已发CMV病的治疗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我们要意识到移植后的患者管理尤其是感染预防是重中之重,要加快干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更要共同进步,关注儿童的未来,希望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天下无病!
第一部分专题围绕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诊疗现状开展,主要涉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诊疗进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AML》。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llo-HSCT),受者在重建供者免疫的过程中,来源于供者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者脏器产生的临床病例综合征(包括经典型 cGVHD 和重叠综合征)。cGVHD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征象,排除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或第二肿瘤等其他疾病,早期征象不典型。cGVHD的免疫抑制药物预防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甲氨蝶呤+霉酚酸酯/西罗莫司(CNI+MTX+MMF/SRL)。cGVHD一线治疗标准方案是糖皮质激素联合或不联合CNI,有效率约为50%。二线治疗为MTX、芦可替尼、甲磺酸贝舒地尔、西罗莫司、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伊马替尼、间充质干细胞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治疗儿童AML,儿童AML移植前MRD阳性者需要新方法改善预后,维持治疗及抢先治疗可以改善儿童AML移植后生存,新型治疗手段结合allo-HSCT可提高疗效。
第二部分专题围绕着儿童术后感染诊疗现状及用药方案选择开展,主要涉及《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与应对策略》《来特莫韦预防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临床探索与进展》。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植入失败(GF)、移植物功能不良(PGF)、移植排斥(GR)、排异(aGVHD、cGVHD)、微血管病(TA-TMA、VOD)、原发病(白血病复发、HLH、再次活动、二次肿瘤)、生活质量(生长发育、生育力、心理问题)、感染(CMV、EBV、BKV、细菌、真菌、不典型病原体)。其中CMV感染是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CMV血清学状态、移植类型、免疫抑 制剂方案、GVHD等。来特莫韦预防儿童移植后CMV感染的临床研究较少,有限的研究显示安全有效,需要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未来研究方向在于CMV-CTL对于来特莫韦应用的指导价值或者来特莫韦对病原体特异性免疫重建的影响及其临床后果。
第三部分专题围绕着儿童CMV感染管理病例分享开展,主要涉及《HSCT患者中CMV高危人群预防病例分享》《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肺炎病例分享》。
CMV感染是HSCT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于移植后任意阶段。对于高危人群的选择是目前HSCT患者的预防策略中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脐血供者为移植后CMV感染的高危因素。来特莫韦在儿童异基因移植的高危人群的CMV预防应用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及病例积累。
CMV是allo-HSCT后常见的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器官损伤和GVHD,规范的抗CMV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CMV感染的关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加强对临床表现的监测,采用先进的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检测手段,需要探索更有效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会议最后,由大会主席刘嵘教授及秦茂权教授作会议总结。会议强调allo-HSCT在治疗儿童血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当前的治疗挑战,包括移植后的并发症管理,也讨论了针对不同情况的用药方案选择,包括抗病毒药物的优化使用和抗感染策略,通过病例分享突出了个体化治疗计划的重要性,希望未来可以借助持续的研究、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改进,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分享和临床经验的交流,进一步推动儿童血液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提高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