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 | 2025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行-大理站活动圆满落幕
4月25日,由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主办,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承办的2025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行-大理站圆满落幕。这场聚焦于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的盛会旨在通过专家讲座、讨论交流及义诊活动,推动血液疾病诊疗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活动致辞


活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宝国秀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马顺高副院长发表致辞,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公益基金会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所做的努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周泽平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发表了开幕致辞。他们强调了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并对与会专家及患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基金会致辞


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的高航秘书长发表了基金会致辞,他介绍了基金会在推动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并对参与活动的各方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颁发爱心证书

在会议致辞之后,活动现场举行了颁发爱心医生证书的环节。与会嘉宾为在血液疾病诊疗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颁发了爱心医生证书,以表彰他们在提升血液疾病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健康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卓越贡献。这一环节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全体医务工作者的鞭策和激励。



专家讲座与讨论

随后,讲座与讨论环节正式开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魏锦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邢宏运教授主持了该环节,与讲者共同构建学术对话桥梁。


首先登台的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冲教授,他带来了题为《ITP患者停药探索》的演讲。王教授结合自己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年的临床经验,深入剖析了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停药策略,为在场的医疗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紧接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葛美丽教授分享了《再障诊治进展》。葛教授详细阐述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新诊治方法和研究成果,特别是针对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为与会者带来了前沿的学术信息。


讨论交流环节紧随其后,宝鸡市人民医院赵双平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琳教授,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王红霞教授围绕讲座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结合各自医院的临床案例,就ITP和再障的诊治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活跃。


随后的讲座与讨论环节,是由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胡学琼教授主持,她通过引导专家聚焦争议点,有效促进学术争鸣。


四川省人民医院李慧教授带来了《长效TPO-RA时代ITP患者的长期管理》的讲座。李教授从长效TPO-RA(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的应用出发,详细阐述了ITP患者的长期管理策略,强调了规范化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何川教授则带来了《2024ASH ITP治疗领域最新进展》的演讲。何教授分享了2024年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关于ITP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新型药物的开发、临床试验的进展等,为与会者提供了国际视野下的学术盛宴。


在最后的讨论交流环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绍倩教授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高华教授再次登台,就讲座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就ITP治疗的新策略、新方法进行了广泛探讨,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



义诊活动

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义诊环节,多位专家齐聚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为患者提供了免费的义诊服务。他们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





大会总结

活动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张磊教授、周泽平教授宝国秀教授共同对大会进行了总结,感谢所有参与者的辛勤付出和积极贡献,并表示将继续努力推动血液疾病诊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此次2025血液疾病规范化诊疗行-大理站活动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医疗同仁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术探讨,更为血液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我们相信,在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的持续支持下,血液疾病的诊疗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