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止血与血栓学组,组织全国相关疾病领域医学专家携手MPN家园共同发起“《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诊疗中国指南》制定”项目,旨在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及诊疗现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特点,通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诊疗中国指南的制定与实施,对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作为骨髓增殖性肿瘤的重要亚型,其诊疗规范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但当前国内ET诊疗现有的专家共识部分推荐意见滞后于临床实践。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推进和近年来国内ET相关临床研究的积累,制定ET诊疗中国指南已具备充分必要性。从患者管理角度看,当前ET诊疗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患者长期随访体系不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智能化的标准监测方案,导致血栓/出血事件预防不足;二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薄弱,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有效提升疾病认知和用药依从性;三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偏远地区患者难以获得持续规范的诊疗服务。这些痛点严重制约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尤其是在慢性病的管理上,医患共抉择已经成为现代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诊疗中国指南》制定
(二)项目周期:2025年4月至2025年10月
(三)项目受益对象及人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领域医务工作者,受益人数约1000余人。
(四)项目内容:
为了推进我国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及诊疗指南,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特点,制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诊疗专家共识。使前沿学术成果与规范化临床诊疗经验更快更好地惠及广大患者。基金会计划于2025年4月-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诊疗中国指南制定项目。邀请30名血液领域医学专家就相关疾病的诊疗进展做专题学术报告,并以经验分享,集中讨论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讨论ET诊疗现状和临床痛点,预计10月底完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诊疗中国指南制定。